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老杜诗集

王令 王令〔宋代〕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杜甫的诗作气势磅礴,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他年轻的时候却是平庸度过,不被人赏识。
他的诗作取得巨大成功,是他发奋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应该穷苦一生。
杜甫的一生中,有描写刻画人间事物与自然景象的诗篇三千首,诗篇灿烂辉煌光照天地已有四百年。
身后虽有大名,但生前却寂寞、困顿,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注释
老杜:指杜甫,唐代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气吞:《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多写实际生活,能反映当时社会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可比《国风》;《兵车行》《丽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王令对于唐朝诗圣杜甫顶礼膜拜,非常尊敬。这首诗,是诗人阅读杜甫诗集后的感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长喜主编.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09:第642页

赏析

  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全诗寄慨深沉,双赞颂为主,而以叹惋惋悲愤的心情出之。几千年来,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多不能得志于当世,杜甫是其中之一。王令借此诗代鸣不平,所以有一种傲兀之气,跃然纸上。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绝伦,无人能比的程度。然而杜甫在当时却被认为是碌碌无奇,虽有绝代的才华,并不能为时所用。《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都是写实的诗篇,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作,类似于《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读老杜诗集》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杜甫文章的锦绣与命途的多舛;颔联对“诗能穷人”的观点表示不以为然;颈联称颂杜甫用毕生心血凝聚成众多的辉煌诗篇;尾联感叹杜甫虽享有“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全诗内容丰富、胸襟阔大、情感深沉,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其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

王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504篇诗文  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软齿牙 一作:溅齿牙)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慢·渐吹尽

姜夔 姜夔〔宋代〕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