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三
李贺〔唐代〕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竹荫下,妇女们转动缫车煮茧抽丝,头顶上青蝉儿噪鸣,直到太阳偏西。
桃胶像琥珀,散发着清香迎接夏日,我亲自督率越籍佣工,把瓜儿种植。
注释
缲丝:茧入沸水,以抽蚕丝。
青蝉:《尔雅》注云:“蝉小而青色,亦名茅蜩。”
桃胶:桃脂,夏初凝结,色如琥珀。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5
2、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90-106
3、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4、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创作背景
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至十一年(816年)之间。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简析
《南园十三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写村居劳动场景。在竹林间,有人正在缲丝,旁边是挑着网车的景象,青蝉在斜阳下独自鸣叫,增添了几分静谧;同时,桃树上流下的桃胶在夏日里散发着琥珀般的香气,诗人则指导着越地的佣人种植瓜果。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既展现出劳动的辛勤,也充溢着自然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664条名句
少年行四首
王维〔唐代〕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唐代〕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贫交行
杜甫〔唐代〕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作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